
![]() | ![]() |
秋分 | 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分”养生正当时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小编提醒大家: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大家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
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2018年9月23日周日,我们迎来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昼夜温差将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真的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身加棉”的日子。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前半秋,秋云逶迤,秋霞烂漫;后半秋,阴风四起,秋雨缠绵,秋虫残鸣。
二候蛰虫坯户
后五日,"蛰虫坯户"。虫类受到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
三候水始涸
再五日,"水始涸",涸是干竭,水气的影响,春夏水长,到秋冬干涸。
·秋分养生·
秋分时节的到来意味着秋天已过去一半了,这时若是不注意养生,到了深秋,身体就容易出毛病。那么秋分时节如何养生呢? 为您介绍秋分时节养生四大宝典,给您全方面的呵护!
饮食:清润温润为主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气温骤降,气候干燥,不少人难以避免地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
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秋分的“燥”是凉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起居:早睡早起
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运动:以轻松平缓为主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季节。但由于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情志:多走走抵御惆怅
进入秋天之后,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且此时空气质量佳,多出去走走既可锻炼了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
【秋分熏蒸,祛除虚寒】
秋分之后,天气转凉,燥邪、寒邪、风邪也渐渐增多。由于人体毛孔收缩,免疫力下降,感冒、咳嗽、腹泻、过敏性鼻炎等虚寒病症也随之多发。在秋分时节,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因势利导进行督脉熏蒸,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温通阳气,祛风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