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来了 你知道如何养生吗?
今日小寒。
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
从小寒开始,天气越来越寒冷,
但寒冷的程度还未到达极点,
所以称为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寒:
“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
故云,月半则大矣。”

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
小寒节气开始,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那可真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一派严冬,平均温度在-30℃以下。
“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正儿八经的“三九天”了。
小寒三候

雊,是求偶声,
早春已近,早醒雉鸠开始求偶。
小寒习俗
探 梅

吃菜饭
老南京在小寒节气,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组成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香鲜可口。

吃黄芽菜
在天津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腊八粥是一种在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吃腊八粥最初是为了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吃糯米饭
广州是中国有名的美食之都。在广州,小寒早上有吃糯米饭的习俗。为了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画图数九
在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都喜欢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

小寒养生

减甘增苦
冬练三九
小寒至大寒的这段时间,正值三九,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小寒注意三暖:
暖头:“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人的头部是平衡整个身体热量的最主要部位。小寒节气处于三九的前后,此时,身体处于适应寒冷天气阶段,若头部受寒,极易引起感冒。

暖背:背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背部保暖不当,风寒邪气极易入侵,耗损阳气而致病,或者旧病复发加重。浙江一真堂的督脉熏蒸床,纯中药制剂通过蒸汽热喷熏蒸让背部皮肤“吃药”并通过经络行至全身发挥药效,达到强身健体焕发阳气的保健目的。

暖足:冬季时,大多数人的脚部温度偏低。脚底有很多穴位,受凉后会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慢,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