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 『拜年篇』——完整版拜年攻略请收好

发布时间:2019-02-04 10:10:27

春节,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看重、庆祝最热烈的传统节日。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沿用传统习俗,把平时因为忙碌而疏远的亲情重新织补起来,春节拜年应该要掌握哪些礼仪呢?小编专门为大家推出春节特辑,陪你一起感受浓浓年味儿,度过一个欢乐的猪年假期!

拜年的时间

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只要心意到,早点晚点也没关系。


拜年的准备
穿新衣,带年货,吉利话。
衣着上一定要干净利落,不管贵重与否手上都要提着礼物,当然进门就说的拜年话儿是必不可少的。
拜访要提前确认。

拜访前一定要确认主人是否在家。在出发前,或者头天晚上打个电话确认一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扑空的情况。所以过年过节这件事是需要注意的,在有约在先的前提下也要提前确认。


拜年的顺序
中国人春节拜年,大多遵循“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的原则。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长辈叩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同辈亲友也会互相登门拜年,施礼道贺。
拜年的礼仪
传统拜年礼仪大多分三种。  
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行礼时,双手抱拳前举,左手握右手,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  

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间的拜年。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

小提醒:左右手反过来,是哀拳,报丧、求饶才用的,春节拜年可千万别搞错!

亲戚称呼
新春佳节,面对着家族聚会,七大姑八大姨相聚一堂,如何开口叫人却让如今的年轻人相当头疼。
不用担心!我们为你送上一份亲戚称呼全攻略,让你面对各路陌生亲戚,都能从容应对!


敬语谦辞
走亲访友,这些敬语谦辞用起来
等候客人说“恭候”,宾客来到用“光临”;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用“留步”;
接待客人为“恭迎”,未能迎接用“失迎”;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用“赏光”;
邀友做客说“恭请”,陪伴朋友用“奉陪”;
初次见面说“久仰”,很久不见用“久违”;
请人指点说“赐教”,请人帮忙用“劳驾”;
请人解答说“请教”,接受好意用“领情”;
父母同称高堂、双亲;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母去世称:先父、先母;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姐、舍弟、舍妹;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别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