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清明 | 万物此时最清明,“熏蒸”祛湿扶阳气
清明
2019.4.5 星期五
农历:三月初一
己亥年 【猪年】
戊辰月 壬申日
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农历节气本来是方便农耕和生活而形成的,清明一开始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祭祖节日,因为春天适宜户外活动,才与其他节令形成一个祭祖、踏青的节日。
清明三候
清明三候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鴽
三候虹始见
清明习俗
01
赏花寻春
清明时节春杜鹃开始开花
漫山遍野
似片片彤云,十分美丽
春风拂槛露华浓
芬芳了赏花人的归路
02
踏青
暮春时节,风和日丽、百花竞放
春光催人打点起行囊
结伴踏春去
远足、赏花、荡秋千、放风筝...
03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是清明节的古老习俗之一
把百步穿杨的技术变为生活的艺术
04
牵钩
古代清明节娱乐活动
也就是现代的拔河
相传是由木匠鲁班发明的
军事武器“钩强”转化而来
一二三,齐加油,把快乐拉到身边来
清明时节 养生要点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气候逐渐转暖,但此时南北温差大,气温常忽冷忽热。此时万物生长,机体也应顺应天时。清明时节,凡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均应避免。心情应该保持舒畅,多到户外踏青。
宜宽袍大袖:中医建议清明时节宜“被发缓形”。“被发”就是指该生发时就不要有约束。要做类似于不把头发扎起来,而随其披散着的事情,以此适应生发之机。“缓形”就是在形体上也不要有约束,穿着宽松的衣服。
此外,春天是主肝的季节,肝对应的颜色是青绿,春天的打扮也应该向蓝和绿靠拢,可以稍微带点红,但别穿白。
夜卧早起,7-9点好吉利: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夜卧早起。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
早晨7点—9点是辰时,胃经最旺,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
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
另外,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
宜放风筝:中医认为,只有春天最适合放风筝,这时候放风筝,顺应了天地之气,最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阳气生发好时节
《皇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清明时节,大地逐渐清气上升,同时也是人体阳气生发的难得时段。此时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而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中医认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在此节气中,心脏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阶段也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高血压患者要高度重视。
其次,旺木更易克土,土属脾,所以还要保护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
传统中医有句俗话:“初春熏蒸好处多,胜过参汤和虫草。”初春进行督脉熏蒸,可以促进人体微循环,快速激活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活血化瘀,使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处于最佳抗寒运行状态。补充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督脉熏蒸,借用中药的药性和熏蒸的热性,可以调用人体自身的力量,用阳气滋润虚弱的脏腑,阳气充足了才能对抗病邪。
浙江一真堂的督脉熏蒸床,将传统中医特有的熏蒸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融合药力、热力、促透力、牵引力直接作用于督脉与膀胱经,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腠理,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益气助阳、温通经络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