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霜降】一年补透,不如补霜降, 一真督脉熏蒸来助排寒!
2019-10-24 星期四
农历:九月廿六
己亥年 【猪年】
甲戌月 甲午日
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天儿更冷,露水凝结成霜。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霜,只能在晴天形成,“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理。
01饮食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此时饮食养生适合的是“平补”。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
02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最伤阴血的就是“熬夜”。霜降,已经进入深秋的后半月,秋气伤肝,此时要滋养肝血,特别注意不要熬夜。
熬夜极伤肝血。肝血不足时,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脾气急躁,甚至双目干涩,指甲变薄,手脚发麻,上至心脏,下至大小便,都会受影响。
03霜降蓄能
民间有谚曰“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是天气潜降的最后高峰期,正是我们补充能量,借天势将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契机。
霜降之后,地面上的热已纷纷降到地面以下的土里,大气中寒气增加,露便成霜。人的身体是小宇宙,健康的人,此时身体的阳气逐渐收藏到了肚脐以下,下半身也增温了。降到土里的热是要滋养植物的根基,降到身体的阳气则是要滋养五脏。但健康状况不太好的朋友,此时便需要给下半身增温,以提升体内阳气的积累。
秋天最怕的是“阳气不降”,不降则万物失根,根基养不好,就别想明年春天会枝繁叶茂了。
小贴士
阳虚体质的人,多晒太阳,让人体阳气和天地阳气相通。晒太阳一般在中午时间,不要戴帽子,因为头顶有个百会穴,利于机体把阳气吸进取。
04霜降养阳
霜降开始,自然界的阴气开始疯长,所以寒冷也不客气得来了。风寒来了,首先是侵犯我们的肺,因为肺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卫气是宗气的一份子,就是阳气。
如果阳气不足,它就只停留在体表站岗,不能下到丹田入肾收藏,也就无法滋养五脏,身体也会感觉疲乏无力、怕冷怕风、痛经等,这也是阳虚体质人群的主要特征。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办呢?养阳呀!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给予了万物生命和能量。同样的,我们的机体要是没有了阳气,也会失去温度,体内产能不足,热就不够。让体内的阳气足起来,也就是让身体暖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冬天积蓄能量。
在寒气侵袭之前,霜降是我们做好准备的最后时机,毕竟真正的冬天很快就要到了,只要我们好好扶助阳气,巩固正气,那些因为感受寒邪而发的疾病,一定会发生得少一些。这个节气的养生应以增强正气,谨防寒邪为原则,可通过一真督脉熏蒸养生的方式保养体内阳气,让您暖暖和和、元气满满。
中医特色疗法——一真督脉熏蒸,温养阳气,畅通经络!

“一真督脉熏蒸”,它将传统中医特有的熏蒸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融合药力、热力、促透力、牵引力直接作用于督脉与膀胱经,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腠理,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益气助阳、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避免了药物对口腔黏膜,消化道及胃肠的刺激,减轻肝脏,肾脏的负担。
秋去冬来,时节流转。
不管怎样,行至何处,
请您一定要带上温暖。